建筑的超常表达——胡如珊访谈录's Archiver

类别:国内设计师 来源: idc 室内设计师 时间: 2012/8/9 15:12:00





       设计师胡如珊

简历

1990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士学位
1990~1992年,担任美国旧金山的The Architects Collaborative (TAC)设计师
1992~1995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建筑及城市规划硕士学位
1995年,担任美国纽约的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 (SOM)设计师 1996年,出任美国普林斯顿的Ralph Lerner Architect PC资深设计师
1996~2000年,担任Michael Graves Architects and Associates资深设计师和项目经理
2002年,与郭锡恩先生创立如恩设计研究室
2005年,创建设计共和

主要作品
中国上海福建兴业银行大楼
中国上海“外滩三号”
德国Düsseldorf的Peek Cloppenburg百货公司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大教堂改建计划
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改建
美国纽约Battery Park城市发展计划
菲律宾Cebu Super block购物中心

编者按:
  偶然的机缘,让胡如珊及其合伙人郭锡恩在上海定居下来。在短短的2年时间里,他们在商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对于她而言,商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希望能够融入到中国的社会中,和更多的中国设计师交流,共筑中国设计的未来。这并不仅仅只是空想,随着设计共和的开业和相关书籍的出版,未来已不再遥远。而且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是短暂的,因为设计对于她而言,是享受。

id+c:在创立如恩设计研究室之前,你已经在国外工作了十余年并获得了相当的成功,为什么突然决定到上海来发展?一年多来,你觉得在国内做设计和国外有什么不同?

胡如珊: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代表我当时所在的公司开始在北京、福建、上海等地做一些项目。虽然在国外待了这么多年,但可能因为我出生在台湾的缘故,我一直希望回到亚洲来,当时我想过回香港、新加坡、台湾和日本等很多国家和地区,但最终却选择了来到上海,让我真正了解并喜欢上海,是缘于做“外滩三号”项目。在做“外滩三号”的时候,我逐渐发现上海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城市,所以在项目结束后,我决定定居上海,尝试一下。 
  在国内做项目,每一个项目的时间都比较短,业主有时候甚至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这给设计师的工作带来很多的压力,虽然设计师有时候也可能在压力之下迸发出新颖的创意。但我看到很多的项目为了赶工期,不断削减看似不必要却关系到项目成败的步骤,结果当然会适得其反。

id+c:外界对于你们的了解多半是从“外滩三号”起,由此可以看出“外滩三号”对你们影响。具体来说,体现在那里?

胡如珊:在做“外滩三号”的时候,我们获益匪浅。因为“外滩三号”虽然表面上看上起只是一个项目,但却包含了5种不同的空间类型——餐厅、画廊、spa、零售店。每一种空间不但需要不同的设计,而且需要面对不同的施工队,这让我们在短短的一年间,职业生涯丰富不少。 

id+c:做设计这么多年以来,关于设计,你考虑最多的因素是什么?

胡如珊:在设计中,我非常关注空间的问题,一个好的空间是很多不同的因素作用的结果。空间并不仅仅只是形状,而是关乎比例,建筑和其中元素之间的比例产生空间的感觉。此外,我对于材料也考虑的比较多。我一直想在设计中用一些新的材料,营造出新颖的感觉,但有的
时候,我也会尝试着用旧的材料和常见的材料来营造新颖的感觉。在使用这些材料的时候,我们倾向于不加修饰,这不仅是出于环保的考虑,更是源于人对于大自然本能的热爱。

id+c:你是学建筑学出身的,曾经做过规划设计,现在更多的是做室内设计,你是如何在它们之间实现尺度上的过渡的?

胡如珊:可能是因为受“外滩三号”的影响,国内的很多业主都把我们看作室内设计师,但其实在之前的项目中,我们更多的是从规划、建筑一直做到室内。在我们的观念中,全世界都是建筑的一部分。这一点,也可以从我国近代建筑的嬗变中得到印证。近代建筑其实是和当时的人怎么看世界、怎么生活等紧密相关的。所以在我看来,小到在家怎么吃饭,大到一个城市如何规划,都是息息相关的。

id+c:你和郭锡恩先生一直是合力做设计,但我发现你们俩对于建筑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会不会在设计上产生冲突?

胡如珊:我们俩从学生时代起,就常常一直合作做一些设计。由于对建筑的理解有所不同,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生冲突是很平常的,我们会不断地讨论甚至争吵,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激荡,一些好的创意就在不经意中产生了。同时,讨论还可以平衡我们的设计,某些极端的倾向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

id+c:当前,如何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一直是我国建筑界讨论的热点,而你对此也非常感兴趣,能说一说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吗?

胡如珊: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暂时是不会有结果的,也许只有经过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发展,我们才可以有所判断。文化是很难言说的,只有生活在其中的人才可以有所感知,这也促使我们最终决定留下来,努力融入中国社会。

  中国正在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这是一种崭新的思想,它不是对现代化的机械模仿,也许我们需要创造出一个新的名词来表达它。而在建筑领域,目前中国还没有发展出成熟的现代主义,但正处于生成的前夜,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是制造现代主义的一分子。当务之急是如何突破商业的限制,对现代主义进行更多的讨论,让设计师之间有更多的交流。

id+c:你曾经说过,设计源自日常体验,但我们也知道你不习惯阅读简化汉字,这会不会限制你对生活的体验,从而影响你的设计?

胡如珊:来到中国以后,我才发现也许有些人从来没有来过中国,但他们可能很中国,因为他们接受了他们的前辈离开中国后保存的比较纯粹的中国文化。真正有魅力的中国文化应该是复杂的,它需要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去判断哪些是应该保留的,而哪些又是应该扬弃的。对于设计而言,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中国文化的元素,是不是只能够限制在色彩、形式等方面?有没有其他体现文化的路径?

id+c:在上次的设计共和的开业活动中,我了解到你们希望能够从设计思路、建筑理念、运作机制影响中国的新生代设计师,在这方面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胡如珊:在设计之外,我们正在做一本谈论建筑的书。我们请了一些生活在上海的建筑师谈论他们对建筑及相关问题的看法,因为我们觉得我们需要记录下当下一群人的心语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时代的发展。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可以引起大家的兴趣,并对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

  设计共和成立后,我们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活动,希望设计师不但可以在我们这里了解我们的作品,还可以在其中进行对话。此外,我们还打算邀请一些建筑师过来,讲解自己的作品,激发大家的思考。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