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s Archiver

类别:建筑设计 来源: idc室内设计 时间: 2011/7/18 15:59:00




设计 PTW建筑事务所
撰文 盛蓓蓓

工程名称: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
坐落地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
建筑面积:65 000~80 000 m2
中方设计:CCDI集团
赛时功能: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
坐  席:永久坐席为6000个 
临时性坐席11 000个
开工时间:2003.12.24
摄  影:高寒

如同2008奥运所承载的巨大意义与无限期盼,众多奥运场馆也被赋予了多重寓意。工程竣工的瞬间,这种寓意被再一次揭示出来,寓意的多重性也带来解读的多重性。水立方在奥运工程中扮演着尤为特殊的角色。它不仅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北京市政府指定的惟一一个由港澳台侨同胞捐资建设的标志性奥运场馆。水立方是奥运会期间众多水上项目的比赛场地,所以它势必应具有相当的亲水性;它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深厚历史文化与当代国力强大的窗口,所以它应兼顾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同时它与不远处赫茨伯格&德梅隆设计的国家体育馆——“鸟巢”交相呼应,成为奥运视觉形象与精神层面上的双重标志,所以它无法回避来自“鸟巢”的压力。

        蓝色的水的方盒子

        水立方外立面,蓝色、紫色和灰色的泡泡

        水立方赛时平面图

  水,无疑是水立方的绝对主题。在中国文化里,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元素。设计师在设计时针对各个年龄层次的人,探寻“水”可以提供的各种娱乐方式,从而开发出水的各种不同的用途,这种设计理念就被称作“水立方”。设计师们希望它能激发人们的灵感和热情,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记忆的载体。为此,设计师将水的概念深化,其灵感来源于数学中的几何学结构,以水波形构成泡沫状态。表面结构看似混乱,其实内部结构自成体系,与水晶结构、泡沫状态及分子结构等等,给人以无限遐想。基于“泡沫”理论的设计灵感,在外观上,设计师为“方盒子”包裹上了一层建筑外皮,上面布满了酷似水分子结构的几何形状,通过表面覆盖的ETFE(四氟乙烯) 透明膜赋予了建筑晶状的外貌,使其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轮廓和外观也因此变得柔和,水的神韵在建筑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气泡和自由结构的加入,使得“水立方”凸显无边的浪漫。这是形体上的极端简洁与表现上的极端丰富带给人的愉快。表面上自由的结构并非是看上去的杂乱无章,一种极为严格的数字逻辑蕴含其中。人们穿透平静的第一印象,看到漫天的水泡,伴随着惊喜得到一种仿佛置身水中的快意。这样平静的外表与内在的浪漫,如同在形体上与主场的对应一样,体现的是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平衡,也即阴阳相济的关系;在内部,大厅的顶面采用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水泡为视觉元素,分两层:内层由钢构件张拉透明膜并分割屋顶平面,外层为钢结构屋面。双层屋顶不仅解决了隔声问题,也很好地诠释了建筑被水泡包裹的意象。顶面及侧墙面的“水泡”和游泳池中的水相互呼应,再次强调了水的主题。看台的坐椅在色彩上配合整体效果,采用蓝白两色呈渐变状态,传达自然的讯息,贴合空间的主题,仿佛将观众置身于一个清凉宁静的海底世界。在此空间氛围与比赛主题得到了良好的契合,体现了功能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过道的光影营造出水的氛围

        被“水泡泡”包裹起来的建筑

        被“水泡泡”包裹起来的建筑

        巨大的膜结构具有热学性能和透光性

        巨大的膜结构具有热学性能和透光性

        膜结构细部

  天圆地方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的一句古训,它揭示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最初认知,尽管从科学的逻辑看来这是幼稚可笑的,但它成了中国人在审美和判断上的一个根基。方形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最基本的形态,北京就是方形网格的城市格局,所有的民宅、故宫、四合院都是方形。它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以纲常伦理为代表的社会生活规则。中国传统的设计哲学催生了“水立方”的概念设计,而这个方盒子又能够很好地体现国家游泳中心的多功能要求。于是,传统文化与建筑功能就这样实现了完美的结合。简洁明确的造型大气利落,不仅融合了传统文明的智慧也彰显当代中国的自信与强大。国家游泳馆水立方与国家体育馆“鸟巢”之间的相对关系形成了地与天、水与火、内敛与放射、诗意与震撼、可变的情绪与强烈的性格之间的对话。与鸟巢的兴奋、激动、力量感、阳刚气息不同的是,水立方宁静、祥和,带着迷人的感情色彩,它的轻灵并且具有诗意的气氛会随着人的情绪、赛事及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出于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启示和与“鸟巢”浑厚造型的相匹配的双重考虑,水立方选择方形也就理所应当了。

  “鸟巢”对于场所带来的震撼显而易见,它流畅而圆润的轮廓线,丰富而夸张的抽象表皮,还有巨构钢架所展现出的舍我其谁的自信与风范,大有成为奥运村绝对地标之气魄。如何回应这种过度自信的压力,是水立方所必须面对的。水立方与鸟巢并置成为奥运村门阙,使其无法回避人们将之相比较的命运,也就使水立方即不能太过夸张而有失风范,也不能太过谦逊而显得潦草寒酸。这就导致水立方最终选择了结构逻辑相似,主题相异的巧妙手法,从而带来了最终的成功。在基本形式上水立方与鸟巢相似,同样简洁明确的造型,同样复杂抽象的表皮,同样的新技术、新材料,同样的富有诗意,但又不失现代,可以说水立方与鸟巢相得益彰,而不显逊色。然而在主题立意上面,水立方却与鸟巢相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它选择了优雅含蓄对应了鸟巢的粗狂强势,它以飘浮轻柔作为设计意向呼应了鸟巢的扎实厚重,实现水与火的双重融合。这些巧妙的对比,使二者既相互匹配又各具特色,从而完美的演绎出水立方独特的性格。

        比赛大厅全景

        比赛大厅,天花水的意象与下面真实的水相呼应

        跳台跳水比赛区

        跳台跳水比赛区

  可以说水立方在规划、建筑、室内、结构,直至细部设计上,都透露出设计者对于设计的独到理解。它所采用巨型的光缆、金属包膜的方式,改变了以往的建筑构造。实现承载结构、立面结构和空间三位一体的目的,在完成自身功效的同时,也在扮演着更高一层的角色。可以说,正是对于文化、基地、技术等多方面的深度考虑,才带来了水立方这一浪漫构想的最终实现。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