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设计——利旭恒访谈录's Archiver

类别:国内设计师 来源: idc 室内设计师 时间: 2012/8/20 15:45:00




       设计师利旭恒

简历:
   出生于台湾 ,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 BA (Hons) 荣誉学士,长年致力于酒店餐饮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工作, 通过众多的酒店餐饮空间设计, 累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 在多个设计风格与商业型态上都卓有成就 。利旭恒的作品多次收录在国外与两岸三地的媒体杂志上, 如2010年《domus China 60 China Interior Designers》(意大利)、 《Interior Design》(美国)、《Surface》(英国)、《ELLE DECOR》(美国)、《AIT》(德国)、《bob》(韩国)、《IW》(韩国)、《Casas & Mas》(墨西哥)、《ΠΕΡΙΟΔΙΚΟ ΣΥΝΘΕΣΕΙΣ》(希腊)、《id+c》、《FRAME China》、《Interior 台湾室内》、《缤纷Space》、《现代装饰》、《设计家》杂志等等。去年,相继获得了台湾室内设计协会2011年度TID Award 台湾室内设计大奖商业空间类TID奖 、香港室内设计协会2011年度APIDA亚太区设计大奖餐饮空间优秀奖这两个亚洲地区非常重要的奖项。


id+c:你是台湾的设计师,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你决定来大陆发展的?
利旭恒:我在台湾出生,英国求学,现在立足于北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名“北漂族”。当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来北京游玩,没想到当初的那次“邂逅”让我一漂就是十年。十年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年份,十年很长,会有足够的时间让一个“男生”蜕变为一个“男人”;十年又很短,如果用它来定义一份事业的年限,或者是评定设计师的经验,它应该还仅仅算是个一个开始。在北京的这十年里,我将目光聚焦在餐厅设计这一专项领域里,这是出于一个偶然,也是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

id+c:在你的职业生涯中, 伦敦、台北、北京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利旭恒:台北、伦敦、北京这三座城市对我的设计人生有着关键的影响, 距离是文化差异最大的因素。高中就读于台湾知名美术学校台北复兴美工, 这为我养成了非常扎实的美术基础, 而真正的蜕变发生在伦敦艺术大学,在那里的求学让我真正认识了何谓创意与设计。而北京则是给予我一个大舞台实践我的所学。包容是这三座城城市的共同点。跟随蒋介石来到台湾的各省国民党让台北成了一个小大陆,这些家眷的落脚处眷村也成为了台湾非常特别的一段历史回忆, 关于这段回忆也曾经成为我的作品“台湾面馆牛公馆”的设计主题。在我看来, 台湾更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 1980前出生的台湾人,读小学都会用到一种作业本, 背面有个大大的标题:“当个活活泼泼的好学生, 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在此教育背景, 作为台湾设计师似乎在设计上更强调了文化寻根。 不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崇拜一定的程度限制了当时一些台湾设计师的创造力, 不过大批的赴海外学成归国新生代设计师带来了新的设计生态。

id+c:你在餐厅设计领域成绩斐然,在你看来,什么样的餐厅设计是好的设计?
利旭恒:餐饮空间是人与人聚集交流的场所,所以作为餐饮空间设计者的我,时常会想着什么人会来这, 什么是来此场所的人所需要的。这个过程其实让我感到最有意思, 就像是北方人在家包饺子,重点在于包饺子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流得好结果就是水到渠成,交流得不好水饺可能就索然无味了。

   好的设计,是需要生活经验累积,并且将此内在沉淀后自然地流露出来。设计工作本身也是有趣的学习过程,通过对生活体验的折射,产生源源不绝的创意灵感并激发出对生命更丰富的热情。如艺术家或音乐家,基本同样的画笔或是乐器,透过各自精采性格与洋溢才华的表现,总是能撩拨起你我情绪中的那根敏感的神经,而整合了所有创意的设计师, 理所当然的成为美好设计协奏曲的指挥家。

id+c: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对你产生过比较大影响的设计师?
利旭恒:有好多。美国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让我在大学时期深刻体会空间与建筑的关系;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 (Kengo Kuma) 的作品,无论是根津美术馆、浅草文化中心,还是福冈星巴克,让我了解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建筑的重要性, 他的作品在创新性与商业性产生了绝佳的平衡关系;英国极简主义设计大师JOHN PAWSON 的作品告诉我们CK旗舰店的设计可以和一座修道院的设计有共通之处。捷克Novy Dvur Monastery修道院僧侣清贫讲究灵心的修道生涯,与John的极简设计产生共鸣,让这群修道士有个灵境的环境。

id+c:你如何看待当下中国的室内设计?
利旭恒:我们可以轻易的分辨出一件设计作品来自美国或是日本, 而中国的设计却长久停留在“中国制造”的水平。近年来,我们试图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突破这个现况。我们认为设计的生命力来自作品自身的内涵与其所散发出来的气质, 符合时代潮流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中表达当代文化, 运用现代工艺手法,都是体现设计生命力的方式, 虽说传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经典, 但如果我们直接把传统具象地表现在现代设计上, 那也就太没新意了。

  英国建筑师Peter Cook说: 意大利或许是个悲剧,它太爱自己的过去,这个后果很严重。米兰有设计场景,但它仍是个悲剧,因为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而我们中国是否也是个悲剧? 因为有许多人太不喜欢自己的过去。这也是多年来我们设计团队一直在尝试设计出一个完全现代的风格, 而却又能让国人回顾自己过去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概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是我们设计理念的大观园, 我们喜欢在空间设计里抽象的诠释中国传统的文化, 文化提取的部分可能是广义的, 也许是一个点, 更可能是段老故事, 藉由传统文化来激发我们现代室内设计的潜力。 在此前提下每个项目既大胆又创新, 赏心悦目又能与文化环境贴切的结合。

id+c:在商业设计中,如何平衡设计与商业的关系?
利旭恒:当代的餐饮空间设计应该要契合都市空间与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相对于餐饮空间的升级, 设计师推动社会餐饮观念的变革才是更加本质。 同时,创新的设计概念是否能够与商业市场产生平衡关系都是我们要学习的。

id+c:当下的中国室内设计没有公认的评价标准,你是如何判断一个设计是否优秀?
利旭恒:当我们造访一个空间时,如果看到优雅的设计,可以感受到空间那股特别的氛围,会让人希望能够多了解一点。在我看来,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优秀设计。

id+c:近年来,你获得了比较多的奖项,你如何看待这些事情?
利旭恒: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的逐步提升, 我们每年平均要完成30多个餐饮空间的设计, 每个月都有三个左右餐厅作品在我们手上诞生。除了成功的好作品外, 我们也做了一些平淡却成熟的案例,但是令人振奋的的就是从去年开始, 《Surface》(英国)、《ELLE DECOR》(美国)、 《AIT》(德国)、 《bob》(韩国),还有一个些主流的欧洲设计网站,开始关注我们的作品,在他们的的平台上发布我们的作品,这让我们的国际知名度大升, 因此今年也有英国与法国的设计师加入我们团队的计划。
     作为创造者的我们看着作品一个一个的完成, 工艺、概念、创意结构是否有一一忠实的呈现, 作为一个创作者必然点滴在心头,接受?不接受? 设计与实现的结果有太多的遗憾, “乐观”这是每个设计师要去学习的课题, 同时我时常告诉自己:“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可以更好。”

id+c:近年来,你在餐厅设计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未来你有什么计划?
利旭恒:Philippe Starck 鬼才无厘头的创意在他的设计作品里玩出了成就, 库哈斯Rem Koolhaas的建筑之路也遵循的那本圣经“S,M,L,XL”的路子。 我想只要是设计师都不希望创意只在一条规律的轨道上, 要实现自己对设计不断更新的想法, 而就我而言,设计就是生活, 在未来生活就要活在创意之中,而不要循规蹈矩在规范里。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