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厚夫访谈's Archiver

类别:国内设计师 来源: idc 室内设计师 时间: 2012/8/21 11:42:00




        设计师陈厚夫

简历:
出生于广东梅州市,1991年毕业于汕头大学,1996年有了“厚夫设计”雏形,1999年正式注册“厚夫室内设计有限公司”;CIID中国室内设计协会会员,IDA香港室内设计协会专业会员,IFI国际室内建筑师团体联盟会员)为国内首批获评的高级室内建筑师。

获奖情况:
2003年~2005年,
获得CIID全国室内大奖赛一等奖等六个奖项,获得APIDA香港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赛金奖等三个奖项
2004年,
获选为中文版美国<interior>杂志“十大封面人物”;获评CIHAF中国住交会“十佳设计师”;获评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
2005年,
香港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酒店类别银奖
中国国际饭店博览会上获得“年度最佳酒店设计,师”、“年度最佳酒店设计作品”
在(北京)国际建筑装饰设计高峰论坛上获评I-AID最具影响力建筑装饰设计机构、IAID最具影响力中青年设计师
在首届中国室内设计艺术观摩展上荣获十大最具观摩展示奖


id+c:每个成功设计师都有他自己独有的风格,谈一下带有你自己logo的设计风格吧。
陈厚夫:关于“风格”的问题,事实上,假如有人在看过我的作品之后能替我总结,倒是很希望他告诉我关于我的风格。

  许多成功的设计师像梁志天,他的很多作品都带有独特的符号,这与他们业务类别单纯有关系。他们公司的商业模式很成功,巨大的业务量应该是依赖于模块式、标准化的设计数据和稳健固定的操作流程。但如果留意梁先生其他类别的作品,也会发现有许多变化和突破,他走的是渐变的路线。

  当然,我的业务量比不上他,精力上还允许我做各种“风格”地阐述,但我无法将各个作品风格的延续性讲得清楚。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新项目开始时,我更习惯于忘记之前的作品,延续的是设计经验,变化的是空间体量感和品质感,收获的是不同样的体验和同样的喜悦。

  朋友说,在设计界的竞技上,有些时候要像跨栏运动员,重复着精确稳定的跨栏动作。我觉得自己更像游泳运动员,喜欢以不同的泳姿到达每个终点。

id+c:酒店室内设计在中国已经有了近30年的发展,从你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酒店室内设计占了很大比重,能否谈一下你对酒店设计的一些心得?
陈厚夫:设计师应该因应项目地域的不同、使用者群体属性的不同,商务经营定位的不同,让设计有不同的表达。

  张智强有一本书叫《HOTEL AS HOME》,精选了37个他在世界各地酒店的体验记录,从自己的角度,以亲身的经验探讨关于酒店的课题。通过他的照片、文字、草稿,我们不光看到不同设计特色的酒店,也领略了像旅游日志般的不同心灵体验。关于酒店、关于家、关于人生驿站之间的界限愈渐模糊,匆匆过客把家当驿站,匆匆过客把酒店当家,自然出现了各种经营模式酒店,如连锁精品角度,公寓式服务酒店等,由此衍生出多种设计的可能性:艺术型创意酒店、前卫概念型酒店、原生态度假酒店、温泉理疗酒店、书香气质酒店、会所式VIP酒店、音乐主题酒店、运动题材酒店、光影氛围酒店、怀旧型酒店、景观风情酒店、季候型酒店。

  不同生活状态导致不同的设计,设计的多样化产生多重的体验,孕育不同的情绪。更多的时候,风格不是绝对,也不是主导,所以,忘了它吧。

id+c:你说过“设计是在于设计之外”,我们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独特见解。
陈厚夫:设计的灵感源泉来自对生活的体验,有感悟的生活产生富有感染力的设计。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好的设计不是靠设计技巧堆砌出来的,设计经验只是帮你更娴熟地实现设计想法。我经常说,能感动自己的作品,才能感动别人。一直希望自己就是一名从容而富有激情的专业设计师。关于工作关于生活,给自己一个鼓舞的理由,给自己最合适的节奏,人们不是经常说:take care your heart! 

    我总讲一个老故事:少年时代的南怀瑾,曾向一白眉道长求道。多次拜访失败之后,南怀瑾终于见到这位仙风道骨的老人。老人问南怀瑾会不会看花,少年心想,多此一问:“看花,何人不会?”道长继续道:“普通人看花,聚精会神,将气都泻到花上去了。但真正会看花的,半虚着眼,似有似无,心无执著,于是能将花的精气,化为己有。”

id+c:你说过“成熟的设计师取舍有度,运用朴素的手法却能表现出设计韵味和对全局的把握”。你所谓的“朴素的手法”是指哪方面呢,是装饰的朴素、材料的朴素,还是空间的朴素呢,抑或只是反映一种朴素的观点,那这种你所谓的朴素能不能于极简的手法划等号呢?
陈厚夫:当设计师真正独立地收取设计费,当设计取费方式不受制于工程造价,设计师终于完全置身于工程施工方效益圈之外,更多地关注了设计本身。我一直都倡导“朴素”设计:比如在我的许多项目中,大面积地使用简单的常规材料,手法尽量练达,点到为止,不贪心;我不喜欢张扬而突兀的设计手法,也不喜欢那种卖弄变化的矫情,更不认同那种想将自己所有的奇思妙想都端出来一锅烹制的想法。设计师的思路不该是孤立的,设计的完整性更是成熟作品的必须,所谓处处精彩不是精彩,恰到好处才是高。我喜欢的作品不仅仅因为创意,作品的完整与和谐才是能真正让人信服的。

  朴素不是风格,朴素是一种做设计的心态。

id+c:国内我们可以列出许多有影响力的优秀设计师个人,但有影响力的设计品牌公司就不算多,作为厚夫设计品牌的创始人,你能阐述一下名设计师与名设计公司的内在联系吗?
陈厚夫:我觉得日趋成熟的市场对品牌接纳不是靠塑造个体明星能成就的,品牌能够长远立足于市场依赖优质的设计产品、完善的服务。我们与境外优秀设计公司最大的差距恰恰在设计管理上。严密准确的流程,确保了设计服务的顺畅,每个节点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从而树立起品质监控的威望。有好的制度就有好的员工,客户的信任是成就品牌的根本。

  这么多年我们不断地在完善工作流程,设计行业的特殊性使我们没有太多可借鉴的范本。摸着石头过着河,最终我们有了自己的一套商务及业务运行的模式,并在合适的节点交叉并容,我们总结了重要节点的监控切入方式,通过个性化管理软件将业务行为、业务监控、商务行为、商务监控完整体现在软件平台上,并设定积效考核点,将积效考核融会其中。

  我的伙伴常说每个人都是公司这部精密仪器的一个齿轮,一个零部件,单靠一个大齿轮的拖动会造成严重劳损,单靠小部件运作会毫无执行力度,只有一个齿轮套一个齿轮,环环相扣,所有的部件严密运作起来,才是最有效益的。本质上我是不善管理的,因此我更依赖完善的管理和行之有效的品质监控,来持续发展“厚夫设计”品牌。而我只是整个流程里的某个职能角色。这让我能更专注于设计本身。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