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交通蓝河青,悠悠渡口谧闲情——李渡口村纪行's Archiver

类别:采风 来源: idc 室内设计案例 时间: 2016/11/30 14:17:00



撰文 刘磊 张青萍

村镇背景
河南李渡口村,俗名“列不寇”,位于豫西地区平顶山郏县县城8 km,属冢头镇管辖,三面沃野,一面临水。早在西汉初年,便因渡口而成村。凭借蓝河漕运的兴盛,明末清初时,李渡口已逐渐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商贸集聚地,鼎盛时的规模可达“人口逾千,商号数十家,四方陆路,车如流水,骡马相连”的盛况。据《郏县志》记载:清同治三年(1864年),全县共有25处集贸市场,李渡口即为其中之一,由此可见李渡口重要的商业地位。另据村中一石碑记载:民国时期,李渡口尚为“镇”。由于历史上蓝河曾多次出现水患,加上铁路、航空、陆路运输的崛起,这里再难恢复昔日的辉煌。
村内居民85%以上为李姓,皆明初时由山西洪洞县至此的移民后裔。不仅精于商道,秉承孔孟祖训的先人尤其注重以儒家经典培育后代,在村中设立学堂,将“学而优则仕”作为除经商之外的一条出人头地之道。历经数代开拓,李氏一族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一方富户,饱读诗书更使李氏一脉人才辈出:从乾隆年间因治理黄河水泛受皇帝册封的“天下第一监生”李义仁,到光绪年间创立以“穷人吃药,富人拿钱”为宗旨的济世堂药铺主人李文秀;从气壮山河、赤胆忠心的武举人、武秀才如李和三、李振邦、李泽道等,到笔下生花、才墨之薮的文秀才如李已儒、李泽之、李文秀等数百年的人才积淀奠定了李氏宗族在村中的核心地位,也形成了以宗族血缘为主导,商业地缘为纽带的双重村落性质,更造就了兼具防御封闭性和集市开放性的堡寨特征,这些因素不仅使得李渡口村的人文底蕴迷人而厚重,更为古村博得了“东列黄岗千古秀,西邻蓝河万代青”的美誉。

整体格局
李渡口村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东西相对隆起,四周原有寨墙环绕,虽经数次水患侵袭,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基本损毁,但建筑组团、街巷结构等风貌依然保持着千百年来的传统格局。从形貌上看,村落整体格局呈东西走势,状如龟背,据当地的李建林大爷说:“龟形布局是取意风水中祥瑞四灵之一——‘龟’所具有的长寿、稳固之意,并巧妙地以正街中点为圆心,利用地下天然形成的五条带状砂层共同构成‘五龙缠龟’之势,以保村寨长盛。”
与中原地区其他传统村落不同,李渡口的街巷结构并非常见的十字式。村内不设南北向横街,村落营建时以穿村而过的许荆古道(河南许昌至湖北荆州)为中轴,分为南、北两大组团;被寨墙围绕的古道称为“正街”,它与对应南、北单元的南街和北街共同组成了村落的基本生长骨架,民居、合院、店铺等建筑单元均依附其展开。
从等级关系上看,正街主要承担交通、商业、互动、居住等生活功能,南、北二街为副街,主要承担居住、劳作等附属功能。从分布关系上看,李渡口村的组团布局较为规律,以正街为例:由于西侧寨门(现已无存)毗邻蓝河漕运码头,往来客商皆从此进村,故多分布如宏运屠行、兴隆酒行、济世堂药行、华昌烟行等商业单元;正街中部北侧,相继并列着5排坐南朝北的一进三式合院建筑群。据村中老人回忆:这些单元的主人原为清朝中期李氏“启”字辈十兄弟,十兄弟均为一父四母所生的同胞弟兄。与这5排建筑群相对,正街西侧为坐北朝南的李氏宗祠(现已无存),这些房屋虽多以残破,但从所占地段中依然能够看出昔日的骄傲和地位;村落的主要公共场所戏台(潞银文化广场)和村委会(原李冠儒宅)于正街东侧对向而立,承担庙会、集市等休闲娱乐功能。

建筑单元
李渡口村现存传统建筑830间,其中明清建筑630间,最大宅院占地约700 m2,最小宅院也有近200 m2,总建筑面积达20000 m2。仅正街两侧,就存有近20座较为完整的合院和60余间房屋,正是这些规模恢弘的建筑群体,凝练出李渡口村千百年的兴衰印。
从类型上看,可大体分为民居宅院类、商业店铺类和神庙宗祠类3种。其中,民居宅院类包括以李和风宅院、李义仁宅院、李启亮宅院、李冠儒宅院、李泽之宅院等为代表的李氏家族单元,以及以贾同娃宅院、贾记清宅院、杨奇风宅院等为代表的他姓家族单元。这些民居单元多按中轴对称布局,形成一进三或一进四式的一主带两跨合院群组;商业店铺类以兴隆酒行、济世堂药行、宏运屠行、李南娃花行、李冠儒烟行、李风朝煤行等为代表,这些商业店铺多临正街设置,有的横贯正街与南街,有的则只设单间铺面;神庙宗祠类以李氏祠堂、牛王庙(现已无存)、菩萨庙(现已无存)、戏台等为代表,可惜的是,这些最能体现人文气氛的单元节点现均已无存。
从风格上看,虽然3种类型建筑单元的规模、形制各异,但整体仍以北方合院式风格为主。民居单元多为一进三式的宅院,门楼或店铺、厢房、过厅、堂楼等建筑单体沿轴线构成由低到高的等级序列。建筑结构严谨,雕刻工艺精巧,具有较高的建筑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材质肌理
李渡口村的风貌特征还体现在地域性材料的表皮肌理上。由于郏县地区盛产红石,这种质地坚固、色彩艳丽的材料被匠师们巧妙而广泛地应用在民居建设中。最常见的应用方式有3种:第一种是作为基础构件,将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地基按1:2的比例砌筑,即地基若为5层红石,则基础红石便为10层,层数的多少不仅决定了房屋的坚固程度,更象征着建筑的等级地位;第二种是作为加固构件,或以板状红石绕房屋一周铺筑,形成类似圈梁的结构,或将块状红石做为门窗过梁、门枕石、墀头挑檐石、阶条石、台基的压面石等等;第三种是作为连接构件——跋石。郏县地区的传统墙体结构多为“里生外熟”式,即里为厚实土坯,外为烧制青砖,若建筑等级较高,则内外皆为烧制青砖,在内外两层之间夹以土坯。根据不同构件的用途,将大小红跋石以上下左右各1m的间距堆砌于墙面,这种做法在当地被匠人称为“三尺一跋”1。横穿土坯层和青砖层的构件不仅能够增强材料黏合的稳定性,还可使房屋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
或许是数日来的濛濛细雨涤净了来路的泥尘,又或许是悠婉的鸟鸣凸显了气氛的清雅,当我再次回望掩映在婆娑苍翠中的古村街巷、民居时,不由遥想昔日“万里茶道”的繁荣:明末清初之时,晋商将制成茶砖的武夷山茶叶,自水运送至汉口,由汉水过襄樊进入河南,经汤河、社旗、郏县等地,辗转随黄河北上达俄罗斯恰克图,这条长5000余公里、纵贯亚欧南北的“万里茶道”堪与“丝绸之路”齐名!恐怕,李渡口的赫赫盛名,便沿着这条路线,与中国茶文化一同传遍世界各地的吧。


01 李渡口村平面示意图

02 南街街景-西望

03 东寨门外正街路北空地

04 二进院正房屋脊

05 院内西望墙外民宅

06 李启亮宅

07 独特的山墙图案

08 墙面装饰

09 正街马道入口

10 临街宅墙拴马槽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