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青木川's Archiver

类别:采风 来源: idc 装潢杂志 时间: 2011/6/3 11:32:00




撰文·摄影 余平 董静

“魏辅唐在1952 年作为土匪恶寨被人民政府镇压,在他修建的学校操场旁边,面对着生他养他的青木川镇,一声枪响,魂魄飞散。”大多数人认识青木川是通过叶广芩的同名小说《青木川》。一个一言难以说清的人物,一段一言难以说尽的历史,引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古镇,也引得众人来到青木川,看老街,看魏氏宅院。

青木川,位于东经105°,北纬32°,坐落在秦岭与岷山山脉之间,北与甘肃武都、康县接壤,西与四川青川县毗邻,属于典型的凉亚热带山地气候。2001 年,我第一次来到青木川,至今对青木川的感受还清晰,却再也难寻了。

遥远的路途,艰难的行程,汽车翻越秦岭,朔汉江源头而上,走走停停,岭上是风雪交加,岭下是山花烂漫,漫漫车程,走了大半天,还是说“差得远”。正是因为这艰难的路程,青木川古镇的那份质朴才有机会保留下来。青木川在一个盆地里,四周环山,清木河从中穿过。郁郁葱葱的青山环抱着一块平地。房舍楼阁鳞次栉比,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青木川曾被称为草场坝、回龙场、永宁里,这里有独具地域特征的民居建筑,由他们组成的一条600m 长的老街,静静地演绎着青木川古往今来的故事。

镇子,不同于村落,镇子的形成与商品交换相关。商品能够被集中在一个地区进行贸易集散,一定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青木川是汉中最西边的一个镇,从地图上看,青木川这一脚从陕西伸出,踏着甘肃和四川,可谓“一脚踏三省”,同时,青木川北邻金牛古道,南近四川,自古以来便是进川的通道之一。一条白龙江成为群山之间便捷的水路交通,将船只货物汇入嘉陵江。从明清开始便为商贸重镇。民国时期最兴盛,有全国13 个省4000 多人来此定居,其盛况可见一斑,古镇也由此成为当时有名的商贸集散重地。

        摄于2001年的青木河畔的青木川古镇

        震后重建中的青木川古镇全貌

        震后重建的街道仍保持一侧可以下河的旧貌

        回龙场老街

        整修后的回龙场老街

“回龙场”老街从明清就开始繁荣了,单是叫得响的客栈便有二三十家,相当繁盛。当年繁华的老街,依然保存完整。从北到南老街依山形,就地势,顺着河道呈S 形布局,从北到南将近800 m,一直贯通下去,没有叉街。街道两旁的民居、建筑除了富户人家,屋墙几乎全是用土夯筑的,都为两层门面,前店后宅的合院形式。院落空间依照地形和实际需要,有大小宽窄之分,尺度适宜。沿街店铺,挑檐深远,形式高敞大气。

房子,有人才有生气,古民居之所以耐人寻味,是因为人的故事。青木川古民居中不得不看的是魏家老宅,61 间,红漆雕门,古朴典雅。魏辅堂传奇的故事还在魏家大院里回荡,占山为王,种植贩卖毒品,惊心动魄。建立辅仁中学又在解放战争中归顺共产党,以及在土地革命中被人民政府革了命。青木川总是和魏辅堂联在一起。他执掌青木川大权后,重建回龙街。他率先修建两处商号,当地绅商士家纷纷仿效,依据魏家格局修成一条长达300 余米的商业街。为方便来往客商,魏辅堂还在金溪河上架起一座有廊的木质渡桥,将两岸连成一体。魏老大的旱船屋,是当年三边客商休闲娱乐场所,外形像一艘巨舰,建筑三级逐渐封顶,里面依照轮船船舱等级排列,是国内少见的船形建筑物。我走过老街,与烟馆、商贾、食府擦肩而过,与繁华的往事擦肩而过,这神秘的月牙老街,弯弯曲曲的隐藏着多少故事。

除了魏宅的奢华,青木川整体民居是朴素的,木刻和石刻是青木川民居建筑主要的装饰手段,装饰主要集中在露明的结构、柱础以及栏杆和扶手。民居没有华丽的色彩,主要材料是就地取材的竹和木,基于对材料本身的保护作用,大都只用土漆刷涂。浓浓的乡土味道透过材料显露出来。

        老裁缝店

        旧时的大烟馆

        辅仁中学礼堂

        整修后的辅仁中学

如果说建筑材料的朴素是古民居的一大特点,那么,我感动的是古民居那颗“自由”的心灵。古民居从建筑的用材,到空间形式,无不传递着农耕文明对大地的感情,是悟出生命真谛的老者,睿智中透着天真烂漫。古民居是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灵,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进化。由于其地缘的特点,青木川深受蜀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民居建筑的形态上也不例外,这里的民居建筑朴实真切,具有浓郁的生活味道。青木川民居建筑是以“一明两暗”为基本型,以四合天井院子为主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天井院子由四周的建筑厢房和过厅堂组成,其尺度关系介乎于北方的合院建筑和南方天井式院落之间。天井院子根据地形而变,靠山就向山坡伸延,靠老街狭小,靠河宽阔,显得自由自在。院落的高差也随地形的高差来组织,空间设置富于变化。在同一座建筑中,一进院子与二进通常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甚至在同一院落中,正房与厢房也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往往利用台阶、楼梯、走廊来连接各个平台,使处于不同水平面的建筑之间相互融合和联系,从而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民居建筑就是这样谦和而安详的适应着自然,与山水相伴,没有形式美的追求也没有刻意的设计,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调整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魏家老宅

        魏家老宅

        魏家老宅门墩石狮

        修整后的魏家老宅

        旱船房,竹、木事青木川古镇的主要建材

古镇可以让你产生浪漫的遐想,也可以是一个严肃的课题让你研究。置身其中,总是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游离。

经历了512 地震的青木川,洋房子、旱船屋、绸缎庄、大烟馆,这些清代建筑都损毁了,上百年历史的古街建筑几乎被破坏了。2009 年再次来到青木川,灾后重建的青木川已经有了新的面貌。灾难是历史进步的隧道,地震能摧毁一些东西,必然也会给我们带来反思。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像青木川一样的古镇,没有经历自然地震,却在接受着经济地震和审美认识地震。经济的膨胀和审美认识的误区将会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又一个古镇。在512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更懂得珍惜。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