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居藏寨's Archiver

类别:采风 来源: idc 室内设计网站 时间: 2012/1/9 15:01:00




撰文 / 朱瑾 贾方

  在我们的印象中,世外桃源总是比较偏僻的所在,“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应该是纯粹的自然。甲居享有“藏区的童话世界”之美誉,人与自然,在这里是如此的和谐。但它也并非“一片净土”,现代文明业已悄然侵入,当地的居民,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对于摩托车等现代化的东西趋之若骛。甲居并不是很偏僻,从丹巴县城驱车溯大金川河而上,沿着去聂呷的蜿蜒公路行程不足20分钟后,便会来到一个叫“瓦厂”的地方,蓦然间,星罗棋布般的甲居藏寨群,在浓浓的绿意中若隐现,仿若仙境。 

  “甲居”是藏方言“一百户”人之意。根据当地的口述历史,甲居最初的规模很小,不到10户人家,后来发展到百余户寨楼后,才显示出甲居藏寨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般的奇观。美丽的地方,总是会有美丽的传说,不过甲居的传说多了几分世事沧桑的味道。据说,当年西夏王朝土崩瓦解的时候,王族中的幸存下来的人误打误撞进入了此地,为这一带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他们终于决定结束漫漫逃亡路,在新的家园延续旧梦。很长一段时间,甲居也确实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它的暴得大名缘于一次偶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原国家民委副主任伍精华率队的少数民族参观团途径甲居,很偶然地与这一世外桃园不期而遇,随团的新闻记者当即按下快门,于是甲居藏寨的照片跃上了《民族画报》的封面。正是这位记者的慧眼,才让人们发现了不是仙境却胜似仙境的甲居藏寨。这几年,丹巴的声名鹊起,美女功不可没。据当地的居民说,他们那之所以出了很多美女,是因为他们有王族的血统,于是传说仿佛找到了现实的根基,而现实也因为传说多了几分传奇。我想,这一传说应该是可靠的,因为我们可以在丹巴发现很多很多的古碉。古碉以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外形美观,墙体坚实,它大多与民居寨楼相依相连,也有单独筑立于平地、山谷之中的。古碉的外形,一般为高状方柱体: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少数甚至达十三角。高度一般不低于10 m,多在30 m左右,高者可达50 m~60 m。虽然从用途上看,古碉并不只是用作战争的防御碉和传递情报的烽火碉,但显然军事的功能在这一类建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由此也不难想见在这样闭塞的地方建造古碉的原因了。

      不是仙境却胜似仙境

      牛儿也休闲

     古碉与寨楼,比邻而居

  甲居藏寨的传说非常精彩,其自然更是让人惊艳不已,远眺充满诗情画意的甲居藏寨,你会以为是银河瑶池从九天而降。这里绿色、白色是景观的基调。树绿如碧,房白如玉。藏寨群的下部连着由北而南奔腾的大金川河,那一弯碧流如银色的飘带紧紧依恋甲居山寨。藏寨群的上方枕着突兀而出的卡帕玛群峰,连绵重叠的山峦像一位慈母敞开宽大温柔的胸襟,任由整个山寨安然躺在她的怀抱中。在四周终年积雪巅峰的辉映下,甲居藏寨也有它的四季表情。春天,拥簇着寨四周的桃树、梨树、石榴树嫩绿吐翠,红白相映,争奇斗妍,山寨融进了花的海洋;盛夏里,那幢幢寨楼又如害羞的少女躲进了万绿丛中,只待林海碧涛涌动了才时现时隐;金秋让山寨沐浴在一派多彩的画里,树叶渐次褪绿,染上了红色、金黄色,楼背上堆满了金灿橙黄的玉米棒,房檐挂上串串的红辣椒,而寨楼前后的果树枝头满是香气四溢的雪梨、苹果和笑咧了嘴的石榴;只有到了入冬,寨楼才肯露出迷人的脸庞,让人尽情欣赏它那白玉般的身段。此时,寨房主人们依照传统习俗,纷纷挖取一种叫“白泥巴”的原料加上配方制成的白色染液,精心涂染于寨楼的墙面上,把寨房打扮得雪白,显得格外玲珑剔透。据说用这种白色染液涂抹石墙可以保持一年不褪色。

     独特的构造方式,用当地石块垒成的建筑

      丰富的细部

     乡村人家

     木结构

      悬置的建筑

      自然中的装饰,贵在恰倒好处

      记忆中的乡村小路

  甲居藏寨全是独特的藏式楼房组成。一户人家住一幢寨楼。有的三五幢成群相靠修建,有的则为相距甚远的单独户。寨楼几乎都是坐北朝南,石木结构,占地约200 m2,高约15余米,墙体全是就地取材,用天然块石加黄泥砌成。墙面块石轮廓明显,有一种古朴苍劲的写意。别出心裁的寨楼外观,真让人寻味,就像仙童玩积木垒成似的,寨楼顶部还特意立上了座座小白塔,分外醒目。

  甲居的美,是让人惊奇的,很纯净,它的传说也是迷人的,能让人产生无尽遐想。其建筑虽然不雄伟,但却在无意中道尽天机。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想让时间定格在甲居。

摄  影:贾方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