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重重的客家民居——福建培田古村落's Archiver

类别:采风 来源: idc 室内装潢设计杂志 时间: 2012/11/13 13:30:00




摄影/撰文 余平 董静  

  封建社会的历代政府都通过严密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村落中的农民只有通过科举才有可能改变务农身份。如果家族中能有人因科举而入仕为官,整个家族甚至村落的面貌都会发生改变,从而逐步形成有颇具规模的村落布局,这样的村落中多半书院多而科举成就高,有大规模民居建筑。我们把具备这些特点而年代久远的村庄称为古村落。[1]

  培田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西南向约20 km,坐落于闽西客家山区里。相传,他们的祖先吴八四郎,于元朝末年为躲避战乱而迁移到这里,繁衍至今已历34 世,时近700 年。迄今,全村300 余户人家,1400 多口人,清一色为吴姓同宗,故培田在民间被称为“吴家坊”。此地居民在明清时期先后共修建宗祠、民居、书院50多座,构成了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布局讲究、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

       古村落的建筑与山水相融合

       “官厅”是培田古村最大规模的民宅,也是客家“九厅十八井”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

       “九厅十八井”这种建筑模式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民居而采用的中轴对称布局,建筑相互交错,院落重重

      老街上还保留着一些商铺,如仁昌布庄、万福来客栈等等,这些商铺前铺后院,小巧精致

      南山书院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书院,现名称为培田小学

  培田是一个典型的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吴氏家族因人才辈出,并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而显赫一方,建造了规模庞大的民宅、宗祠、书院。可以说闽西的培田村是客家人南迁路上创造的辉煌。客家人是我国汉族中一个特殊的部分,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地区的汉人被迫离开家园,历经七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等说法[2]。

  培田客家人的民宅与我们熟悉的防御性“土楼”不同,培田的民居建筑几乎完成了客家人的居住理想,创造出“九厅十八井”这种以家族谱系为基本单元,由层层院落串联、并联,不断延伸的庞大家族居住模式,直接体现出中原汉族文化的内因,也就是注重血缘纽带关系, 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尊崇礼制。

  “官厅”是培田古村落中最大规模的民宅。“官厅”主要是吴氏家族接待官员而起名的,是客家“九厅十八井”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九厅十八井”是指门楼、夏、中、商、楼上、楼下、楼背厅合左花厅、右花厅等九个正向大厅,十八井包括五进厅的五个天井、横屋两直各五井、楼背厅三景。这种建筑模式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民居而采用的中轴对称布局,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会客接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饮沐。它集政治、经济、居住、教育于一体[3],也是重宗族血亲的直接体现。
  “九厅十八井”其实是客家人对理想建筑规模的一种描述,实际并没有如此宏大的民居。因此“九”、“十八”是形容多的意思,并不是标准数字模式。培田的民居一般是三进或者四进,由中央厅堂部分及横屋共同组成。民居院落传承了北方庭院建筑,基本上采用了中轴对称的基本格局,中轴上的厅堂大多用于公共活动,如祭祀、红白喜事、会客等。位于中轴两侧的院落为居家生活,侧院大多也形成合院。建筑相互交错,院落重重,厅与厅之间以门户与通道为基本单元,构成厅与井间隔排列。民居院落互通,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内聚型文化的体现。

      民居建筑为梁柱木框架结构、坡屋顶,房基为毛石或者卵石,地面也铺有卵石

       培田的民居一般是三进或者四进,由中央厅堂部分及横屋共同组成,民居院落传承了北方庭院建筑,基本上采用了中轴对称的基本格局

       民居院落互通,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内聚型文化的体现,悬挂的竹背篓和农具体现农耕生活的本质

      侧面横屋的天井院落

      古名居精美的石雕

        古名居精美的石雕

      古名居精美的木雕

        古名居精美的木雕

  老街上还保留着一些商铺,如仁昌布庄、万福来客栈、早珍号纸庄和恒丰号豆腐酒坊等等。这些商铺前铺后院,小巧精致。规模不大的几处商铺,说明培田先民在以务农为主的生活中还存在着小规模的商贸行为,但村落居民的生活必然是以务农为主。如今大宅院的屋檐下,仍悬挂着许多竹编的背篓和一些农具,表明了村民的农耕身份。吴氏子孙要想改变自己与生俱来的身份,只能通过科考,所以重文重教是被放在首位的。

  培田同一时期存在的书院有六所,是培田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山书院是保存较为完整的,现名称为培田小学,从顺治7年到乾隆30年期间,南山书院总共培养了191位秀才,其中19人入仕,官到五品5人,最高者达到三品。纪晓岚在此曾写下“渤水蜚英”的题匾。

  “如仕为官”与“耕读传家”是一代又一代子孙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书院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穿过“九厅十八井”的层层院落,到最后一间正堂中摆放着的吴氏历代祖先牌位前。客家人在艰难迁徙过程中对家族和文化的传承令人钦佩,创造出如此结构庞大和严谨的民宅,同时也透露着礼数等级的重重束缚。 

参考资料:
[1]李思言.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学系.闽西客家培田古民居的建筑与文化[J].科技信息.2010.08
[2]戴志坚,李华珍,潘莹.中国民族建筑概览华东卷[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5.
[3]李秋香.闽西客家古村落一培田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余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
董静 西安财经学院文学艺术系
收稿日期:2011.04.06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